第28章 風姓:中國第一姓(第1/1 頁)
成湯,姓子,名履,甲骨文中稱他為大乙,但後世習慣稱他為成湯。成湯既然姓子,為什麼我們不叫他子履、子湯或者子成湯,為什麼他的後代中又出現了殷姓和宋姓呢?我們不妨在這裡稍作停留,講講姓氏的由來。
姓氏,是原始社會後期母系氏族的產物。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釋義:“姓,人所生也。”姓,從女從生,也就是“女所生”的意思。實際上,遠古很長一段時間內生與姓這兩個字是通用的。
我們的祖先擺脫原始群居狀態進入氏族社會後,為了避免亂倫、亂婚,最佳化種族繁衍,各個氏族開始確立自己的圖騰符號,以此區分氏族並嚴格實行族外通婚。當他們慢慢發明出來語言和文字後,圖騰逐漸演變成更加方便的稱呼,這就是姓氏。在母系氏族社會,部落的強大與否與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關,所以女性的地位比男性更高。那時候還沒有形成夫妻制度,生下來的孩子都跟著母親生活,所以姓也隨母親。因此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比如姬、姚、姒、姜、嬴等等。
我國第一位有姓氏的人是伏羲氏,傳說他“因風而生,故為風姓”。伏羲氏是三皇之首,又是中華人文始祖,相傳正是他發現人們群居雜婚導致近親結婚,進而影響到種族健康繁衍,於是提出“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規定同姓不婚。這與上述以圖騰區分氏族的說法前後矛盾,不太可信,大家當故事聽聽就好了。
在現代社會,姓和氏好像沒什麼不同。但是在氏族社會,姓和氏是分開的,比如炎帝姓姜,神農氏;黃帝姓姬,軒轅氏。我們一般稱呼這兩位老祖宗為神農炎帝和軒轅黃帝,自稱為炎黃子孫。
姓、氏有什麼區別呢?
姓,在遠古時期用來指稱擁有相同女性始祖的族群,同一個族群使用同一個姓。隨著族人越來越多,族群越來越大,兄弟姐妹要分家而居,於是出現了氏,用來指稱一個大族群中衍生出來的分支。
我們用華為手機來作比。母品牌華為是姓,子品牌榮耀、ate系列和p系列等等則是氏。
久而久之,對同姓的大家族來說,姓族之間的血緣關係越來越淡,而氏族的血緣關係則相對更近一些。其時,女子以姓相稱,防止同姓族群通婚,男子則稱氏以表明自身血統。但是,隨著人類社會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漸漸就有了“姓別婚姻,氏分貴賤”的說法。我們還是拿華為手機作比,p系列手機比較昂貴,榮耀手機就便宜多了。
男子開始忌諱稱姓。如孔子,子姓,孔氏,我們可以稱呼他為孔丘或孔子,稱“子丘”是不恭敬不禮貌的。同理,我們也不能稱成湯為子履或者子湯。
先秦時期,姓氏發展成為貴族階層專有的法權符號,平民和奴隸只有名字,無姓氏。周朝以後,姓和氏逐漸混淆。到戰國時期,姓氏開始混用。秦漢以後,姓氏合二為一,平民也開始有名有姓了。我的女兒殷若夏,用先秦時期的規矩是子姓殷氏,用秦漢以後的規矩則直接姓殷。成湯於是就有了殷、宋這些不同姓的後代了。
先秦時期,古姓不過幾十個,秦漢姓氏合一後也不超過五百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疆域面積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我國的姓氏數量隨之增加。宋代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辯證》收錄姓氏2101個。清代張澍的《姓氏五書》收錄姓氏5129個。2010年,袁義達、邱家儒著《中國姓氏大辭典》,共收錄姓氏數量達個。該書甚至收錄了七個九字姓,比如蒙古族的姓: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這不是我國目前已知最長的姓。據傳我國最長的姓是雲南彝族的,有十七個字: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
:()跟著姓名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