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藩王、親王和郡王們放棄特權(第1/3 頁)
朱由校最近一直在思考明朝的藩王、親王和郡王問題:明朝確實是藩王、親王和郡王們吃垮的。他們吃垮明朝,主要透過四大方面:
一,養活明朝一千多位王,(藩王、親王和郡王。明朝末年共有289位親王、11位靖江王和924位郡王。?)將用掉明朝財政收入的1\/3以上,高達五百多萬兩白銀,即便如此,他們仍嫌不足,時常與皇帝產生不滿和紛爭。
二。藩王、親王和郡王們透過侵佔工商稅收和農業稅收的方式,肆意掠奪明朝的財政收入,裝進他們自己的錢袋子。
三,藩王、親王和郡王們圈老百姓的良田,逼得大量老百姓淪為佃戶和農奴。明朝圈佔民間良田,是歷史之最。全國八億多畝良田,被藩王、親王等圈走了四億多畝。
四,隨著藩王、親王和郡王數量激增及財政壓力加重,明朝政府無奈大幅削減開支。致使機構精簡,軍餉及官員工資拖欠頻發,最終社會矛盾激化,亂象頻現,加速了明朝的覆滅。
朱少龍穿越成的明熹宗朱由校,看著面前的皇后張嫣。他明白自己需要整理清楚明朝的衰落,這個複雜的歷史過程。
“皇后,你知道嗎?明朝的衰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藩王、親王和郡王問題是明朝衰落的原因之一。”朱由校慎重地說。
張嫣抬起頭,她也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她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是的,我明白。”她說,“藩王問題確實是明朝衰落的原因之一,但並非唯一因素。在明朝初年,明太祖皇帝分封子孫為王,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藩王的權力和財富不斷增長,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一種地方割據勢力。”
朱由校點頭表示贊同,他繼續解釋:“到了明朝中期以後,藩王勢力日盛,不僅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資源,而且在一些關鍵時刻,藩王甚至與中央政府產生矛盾,對明朝的穩定造成了威脅。”
張嫣聽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這段歷史的複雜性。她接著說:“皇上,歷史上明朝的衰落還涉及到其他諸多因素。官場腐敗、宦官專權、財政危機、邊防鬆懈、小冰河時代的自然災害、陝西流民問題、瘟疫、朝中朋黨之爭、文官集團架空皇權、財政危機、農民起義、商人通敵賣國、後金入侵等都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
朱由校點頭表示認同:“嫣兒,你說的都對。明朝末年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是由於重稅和官僚的剝削,壓迫引發民眾不滿的結果。”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最終攻入北京,朕的弟弟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張嫣嘆息了一聲:“皇上,這一切都是歷史的必然嗎?我們要找到根本的原因,改變這段歷史。”
朱由校看著她,微笑著道:“明朝的衰落和滅亡是一個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過程。朕欲救大明朝,必須把這多重明朝滅亡的因素解決,才能保明朝不亡。藩王問題是其中之一。”
張嫣默默地聽著,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思考。她點了點頭,似乎在理解這段歷史的深層含義。
“所以,”朱由校道:“我們不能僅僅關注藩王問題,而忽視了其他更為重要的因素。我們需要全面地看待歷史,理解歷史的複雜。”
張嫣道:“皇上,你說的很對。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歷史,去理解它的複雜性。”
朱由校深深地嘆了口氣,“朕明白了。那麼,嫣兒,朕想削藩,消除藩王制度這一蔽病,你有什麼看法嗎?”
張嫣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對於藩王,可以限制其權力,避免其形成割據勢力,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和監管,使他們成為維護明朝穩定的力量。”
朱由校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