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醒來(第1/2 頁)
八月
大吉省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旱季,近兩個月未見甘霖,龍崗生產大隊的水庫水位已悄然滑落至其歷史紀錄的最低谷。
生產隊長王春來利用這次機會,組織起生產隊員們,對乾涸的水庫進行清淤工作。
烈日之下,大人們汗流浹背,他們或推著小推車穿梭於泥土之間,或肩挑扁簍,不辭辛勞地來回奔波,整個水庫現場洋溢著一種熱火朝天的氛圍。
與此同時,在另一片充滿歡聲笑語的區域,一群八、九歲的孩童,在幾位年齡稍長孩童監護下,光著腳丫,興奮地在水庫的泥濘中探尋著寶藏——“嘎啦”(即河蚌)。
這些可都是大自然的饋贈,不少“嘎啦”體型碩大,有的甚至堪比孩童的腦袋。
等到下工時,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不少,這也算是生產隊的隱性福利了,畢竟勞作了一天回家也能吃上一口肉,雖然只是嘎啦肉,在這個年代也很不錯了。
正當一群孩子沉浸在尋找“嘎啦”的樂趣中時,一位約莫十歲、眼尖的小姑娘,突然指著不遠處尚存一絲水波的水塘,驚呼道:“隊長大爺,快看那邊!水塘裡好像有人!”
王春來聞言,心頭猛地一緊,迅速將目光投向那方,隨即毫不猶豫地扔下手中的鐵鍬,疾步奔向水塘,同時大聲呼喊:“快來幾個會水的,跟我去撈人!”
話音未落,四五位正值壯年、年約二十多的青年小夥子,也紛紛丟下手中的活計,緊隨王春來身後,毫不猶豫地躍入水中。
經過一番緊張救援,他們終於合力將一名同樣二十來歲的青年從水中救出,小心翼翼地抬上了岸。
“春來叔,他還活著,有氣!”一位小夥子激動地喊道。
“你說這娃子啊,怎麼就這麼想不通,要走這絕路呢!”周圍的村民紛紛聚攏過來,臉上寫滿了不解與惋惜。
“可不咋的,真是讓人揪心!"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春來叔,你看看這個。”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小夥眼疾手快,從被救青年溼漉漉的挎包中翻出了幾本浸泡得略顯皺褶的詩歌雜誌,以及一本尤為醒目的證件——《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證》,遞給王春來。
王春來接過證件,仔細端詳著,那上面的黑白照片與剛剛救起的青年面容完全一致,透出一股子文弱書生的氣質,與眼前的情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王朗,男,1960年4月生人,漢族,證件編號:知青字第001505號,1976年10月17日填發。
落戶所在地:安圖縣二道白河子公社安北生產隊。
落戶時間:1976年10月
畢業學校:春城七中
畢業時間:1976年7月
家庭住址:春城市人民大院17號
家長工作單位:春城市人武部
“難怪了!原來是知青啊!”
“估計是回不了城,想不開了吧!”
“我聽說,最近公社那邊知青鬧得厲害,都是要求返城的!”
王朗的意識逐漸回籠,耳邊隱約傳來的對話,讓他以為自己暈倒在船上被人發現了。
“春來叔接下來該怎麼辦?”一個年輕人問道。
王春來凝視著手中的知青證,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隨後說:“先抬到我家裡去吧!”
幾個年輕人迅速行動起來,小心翼翼地將王朗抬起,腳步匆匆地向著村中王春來的家趕去。
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剛將王朗穩妥地抬進王春來家的寬敞院落,其中一位眼尖的青年便驚喜地喊道:“快看!他眼皮動了,他有反應了!”
“春來叔,您快過來瞧瞧,這位知青兄弟有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