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蒼黃翻覆18(第2/3 頁)
,現在就有多悲痛。
……
響箭破空,距離阿澤為兄擋刀的不遠處,一位明軍將官腰間一涼,左腿一熱,低頭一看,腰腹幾乎被切斷了一半,血如泉湧。意識消失前的最後一息,模糊看到一道瘦骨嶙峋的身影,手上好像戴著精鋼爪,不時咳嗽。
正是無為教死水堂水淼麾下病羅漢。
笑、病二人目標明確,神出鬼沒,出其不意,連連得手。
明軍將官接二連三遇刺,或受人擋刀,死裡逃生,或當場斃命,萬事皆休,或傷而不喪,半死不活。將官一死,麾下兵士便沒了主心骨,雖然也有專門針對將官陣亡、重傷後的預備方案,但轉換是需要時間的,完成轉換後也不會像之前那麼流暢。
人心惶惶,需分心他顧,要位空缺,則排程不暢,對陣勢運轉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韃靼鐵騎壓力大減,不僅不趁機抽身,反而穿插深入。
……
響箭破空,明軍中軍帳聞訊而動,沒有鼓令,行事悄然。
……
響箭破空,馬拉沁夫跨馬至指揮高臺下,仰面行禮道:“圖什墨爾大人,一切就緒。”
恩和森大手一揮,整排號角齊鳴,低沉渾厚,恍若沉睡多年的異獸甦醒。
五千騎兵在馬拉沁夫地帶領下,形若江水,初時不疾不徐,如同江河平穩段,待到衝鋒距離,似江道急轉,水勢直下,陡然加速,頓時如浪如潮,傾瀉奔騰,直搗明軍人牆西側。
……
少了領頭大將的韃靼數百鐵騎反其道而行,不退反進,以寡敵眾,意圖分割明軍。
明軍精騎順勢而為,不阻不撓,任其深入。
韃靼鐵騎察覺不妥,念頭還沒來得及轉換過來,已經穿過了明軍騎陣,見到的不是一片坦途,而是一道人牆,不是抵擋血毒人的人牆,而是一道新的人牆,不下三千步兵組成的軍陣。
先前圍堵血毒人退下來的近三萬明軍,經過個把時辰的休整,其中傷勢較輕、體能較好的一部分人恢復了一定戰力,挑揀出來,約三千人,臨時組建成一座拒敵軍陣。
當今明軍的整體軍事素養本就不高,加上是臨時組建,又剛剛經歷過一場鏖戰,戰力十分有限,不過已經足夠應付眼前這鏖戰多時的數百韃靼鐵騎。
韃靼鐵騎想退,明軍精騎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經過一番激戰,明軍兩千精騎一番激戰後尚有一千六百多騎,將其一分為二,三百多騎聯合步兵軍陣圍攻韃靼鐵騎,剩下一千三百騎再一分為二,分別往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而去。
……
明軍三百多騎只作圍堵干擾,使敵方鐵騎衝不起來;三千步兵,前排持等肩高盾牌,一盾緊挨一盾,嚴絲合縫,次排齊舉逾丈長械,足有五尺冒在外頭,三四排隨時增援前者,五排提弓背箭,緊隨其後。
明軍的攻勢不快不猛勝在穩健,步步進逼,大體還算整齊;韃靼鐵騎掙扎的很劇烈,卻始終打不開突破口。
雙方的接觸主要集中在兵器與兵器間,看著熱鬧,乒鈴乓啷的,實則傷亡都很小。
……
明軍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尚且討不到便宜,人數不佔優,就更討不到便宜了。
一千三百騎不敢直攖韃靼五千騎的鋒芒,繞到兩翼展開襲擾。此舉直接傳達出三個意圖:一、對韃靼的衝鋒軍陣形成影響,影響越大,衝擊力自然越弱;二、引誘韃靼分兵來攻,兵力分散了,衝擊力同樣也就減弱了;三、當韃靼五千騎同明軍防線發生接觸後,可轉換成拊背攻擊。
馬拉沁夫冷冷瞧了幾眼,繼續指揮隊伍全力衝鋒,一舉盪開明軍防線的決心很堅定。
距離防線僅剩一箭之地,明軍一千三百騎和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