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掄語(第1/2 頁)
【老祖宗們大家好啊,今天下午咱來談談那些被魔改的古文。】
‘魔改?’這都是什麼神仙說法。
【春秋年間,孔夫子帶著三千弟子周遊列國。】
帶著學生們看天幕的孔子有種不好的預感。
【據說,孔子是個超過一米九的山東大漢,渾身肌肉發達,德背一開天地變色。】
渾身肌肉孔子‘畫像’出現在天幕之上,後背猙獰的肌肉隱隱呈現一個‘德’字。
好嘛!不僅孔子弟子,各個朝代儒家子弟直接破防。
【腰間佩劍名‘德’,最喜以‘德’服人,更是著有《掄語》為最高指導綱領。】
【你們想,在春秋戰國那個亂世,一般人如何能周遊列國而全然無事?】
好多人竟然神奇地點點頭。
【儒學原名儒門,其實是一個修行門派。】
嬴政眼睛一亮,不過瞬間就暗淡,想到剛剛天幕上孔子的畫像,他覺得秦凌雪又在惡搞。
【儒門境界劃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而立境:面對30個人打完依舊能保持站立。
不惑境:面對40個人也不會有疑慮,依舊果斷出擊。
知天命境:對方有50個人的時候自己必然取勝是命中註定。
耳順境:對方有60個人的時候也願意聽自己講道理。
從心境:即使對面有70個以上的人,依然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弟子們紛紛轉頭看向孔夫子,只見他撫須微笑,甚至沒有動怒的跡象,心裡想著:‘調侃就調侃吧’,想起後世子孫的不堪,被調侃也是情理之中。
【儒門五常技:仁義禮智信。
仁:持按雙腿或肩胛骨把人一分為二的技藝。
義:雙臂交錯,以手刃削首的技藝。
禮:鐮刀或其他利器藏於袖管衣物之內的技藝。
智:藉助日光和陰影隱藏身形出其不意的技藝。
信:臨陣對敵以言語或聲調擾敵心神,亂其陣腳的技藝。】
‘就知道是這樣’,嬴政心下了然,看向若有所思的的扶蘇,眼底浮現一絲笑意:‘也許這樣也不錯。’
【而且《掄語》不僅是儒門修行之法,還暗合用兵之道。】
【子曰:既來之,則安之。
既然來了,就安葬在這吧。既然對方帶兵前來,我們定要設下伏兵,埋葬來犯之敵。】
【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喜歡你的錢,所以搶走它是有道理的。與敵對戰,就得想辦法擷取對方軍糧。】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下手如果不重就樹立不了威信。攻伐敵軍,務必全殲,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劉邦:擦、擦、擦!!!!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會給別人留著。戰略撤退之時,帶不走的戰略物資一定要毀掉。】
【子曰: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不願多說,怪力拳法把對方打到神智錯亂。兩軍對戰,不要瞎逼逼,莽就完了。】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我還沒發怒,這已經很君子了。來將不知吾名,無須動怒。】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不懂仁義的人就算被我打死也不會有怨言。既然不肯投降,就砍了吧。】
【子曰: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以孔子的力量,能徒手開啟城門,卻不想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