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張辰的眼淚(第1/3 頁)
《志願軍:雄兵出擊》是一部戰爭群像戲,
講的是我國軍人當年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
整部電影,以戰爭元素為主,
因此,請來的大部分演員,都是飾演國家領導人或者軍人,
拍的基本都是打仗的畫面。
但是,陳愷歌別出心裁,在這部戰爭戲裡,特地在電影的後半部分加了一段文戲。
這段文戲,拍的便是外交代表團出使聯和國大會的劇情。
之所以要加這段文戲,陳愷歌是想以外交勝利為整部電影收尾,
想借此把整部電影的情緒推到高潮。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段文戲在整部電影裡的地位有多重。
為了拍好這段文戲,陳愷歌不惜花重金,
一比一還原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聯和國大會的現場,
為的就是儘可能地貼近歷史,讓這段文戲拍出來更真實、更有力量。
同時,在演員方面,陳愷歌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在確定好演員後,陳愷歌便要求每位演員回去認真研究劇本,
務必要做到每位角色都儘量貼近歷史。
對於導演的要求,張辰自然不敢怠慢。
在家的那段時間裡,張辰把劇本反覆看了上千遍,
同時也找來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錄影,其中,就有當年吳老在聯和國大會上怒斥美麗國的影片。
張辰對著這些歷史資料,反覆研究,
包括吳老的神態、表情、動作等,全都是張辰重點研究的地方。
正是有了前段時間的積累,張辰現在對演好吳修權這個角色,有著十足的把握。
......
第二天一早,陳愷歌帶著全劇組的人,來到了拍攝場地。
當走進會場的那一刻,現場的氣氛有一瞬間的凝滯,周遭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在這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恢弘且大氣的會場所震撼,彼此之間,甚至能聽到對方的呼吸聲。
這個聯和國大會會場,可是根據歷史錄影,按照當年真實的會場1:1還原出來的。
在會場的正中央,會議桌呈圓形擺放在一起,以此來彰顯坐在這張會議桌上各國代表的地位。
在圓形會議桌的外圍,同樣擺放著數張會議桌。
這些會議桌,曾半弧狀,緊緊地圍在圓形會議桌周圍。
而半弧狀會議桌所面向的,則是一排排整齊的座椅。
在座椅的最前排,甚至還有一道欄杆,把這些桌椅與對面的會議桌所隔開。
很顯然,這些座椅,是給其他參會各國代表旁聽用的。
若是朝四周牆壁看去,便會發現,
在二樓的位置上,全是一塊塊透明玻璃連線在一起。
每一塊透明玻璃,便代表著一間翻譯室
在這翻譯室裡坐著的,正是各國代表團帶來的同聲翻譯員。
翻譯員們透過透明玻璃,可以時刻關注到會場的現況,並及時做好同聲翻譯工作,替各國領導傳達出國家的思想和意志。
整個會場,明亮,簡約,但又透著一股讓人不自覺安靜下來的能量。
置身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所有劇組成員都不自覺地收斂了表情,一言不發,靜靜地環顧著眼前這一切。
這個會館,彷彿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在這一瞬間,將大家帶回到1950年,帶回到龍國外交代表團第一次參加聯和國大會的當天!
看到眾人的反應後,陳愷歌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看到大家這個表情,真是不枉劇組花重金打造了這個場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