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志通俗演義白話文版 > 第19章 李傕郭汜殺樊稠

第19章 李傕郭汜殺樊稠(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

李傕、郭汜這兩個賊人想要殺害獻帝,張濟、樊稠勸諫說:“不可以。今天如果就殺了他,恐怕眾諸侯會不服。暫且留著他作為君主,誘騙諸侯進入關中,先除掉他們的得力助手,再殺他也不遲,天下自然就會屬於我們這些人了。”李傕、郭汜說:“對。”於是按兵不動,放縱軍士在城中搶掠。獻帝在樓上對李傕、郭汜說:“王允已經被誅殺了,你們的軍馬為什麼不撤退?”李傕、郭汜說:“雖然是為了報仇,但沒有得到恩赦,所以不能馬上撤退。”獻帝又問李傕、郭汜,李傕、郭汜說:“我們竭力扶持漢朝,還沒有被賜予爵位。”獻帝說:“任憑你們想要什麼,我封給你們。”李傕、郭汜卸下職位頭銜入朝,強行索要這樣的官職品級。獻帝就聽從了他們:李傕擔任車騎將軍、池陽侯,兼任司隸校尉、持有假節鉞。將軍本來沒有節,借給他們節,是想要加重他們的威嚴,節,《釋名》中說:節,是毛上下相重疊,取象於竹節。《光武本紀》的註釋:節用竹子做成,柄長三尺,用旄牛尾做裝飾,牛尾的毛有三層。《蘇鶚演義》說:古代,節長二尺。秦、漢以後,改成旌幡的形狀,後世逐漸增長到幾尺。節,有操守的意思,說持節的人必須盡到臣子的節操。《傳》:張志反過來用木頭做成,長一尺五寸。書寫符信又呈上,又有一塊木板,用御史印章封緘,用來作為信物。郭汜擔任後將軍、美陽侯、持有假節鉞,任憑他做事,和李傕一同執掌朝政。樊稠擔任右將軍、萬年侯。張濟擔任驃騎將軍、平陽侯,領兵駐紮在弘農這個地方。其餘的李蒙、王方等人,各自擔任校尉。然後他們謝恩完畢,才開始領兵出城,禁止軍士搶掠。

李傕、郭汜等人追尋董卓的屍首,只找到一些小塊的皮骨,就用香木雕刻成董卓的形體。大規模地舉行祭祀,陳述他的功績和德行,用王者的衣帽和棺槨,豐盛豪華無法用言語完全表述。選擇良辰吉日,將董卓遷葬到郿塢。到了安葬的夜晚,天上降下大雷雨,平地上的水深達數尺,霹靂震開了董卓的墓,把棺材提出到墓外,皮肉都被震成了粉末。李傕等待晴天再進行安葬,這天夜裡又是這樣。三次安葬都沒能成功。難道沒有天地神明嗎?李傕、郭汜既然掌握了大權,就殘害虐待百姓。後來史官有詩說:

圭、讓誅夷卓又獰,諸侯還以卓為君。

九州鼎沸言誅卓,卓死何曾肯罷兵!

這兩個賊人吩咐他們的心腹之人,侍奉在獻帝左右,觀察他的舉動,如有不順從他們的,都殺掉。獻帝在這時覺得日子過得就像一年那麼漫長。朝廷的官員,都由這兩個賊人來決定升降。當年李傕、郭汜宣召朱儁入朝,封他為太僕,一同執掌朝政。

一天,有人稟報說從西邊來了一路軍馬,槍刀如同雪霜一般,旗幟幡幃飛揚如錦繡,士兵大約有十多萬,快速奔往長安而來。李傕、郭汜打探得知這是西涼州太守、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姓馬,名叫騰,字壽成;以及幷州刺史韓遂。這兩位將領率領軍隊來討伐李傕、郭汜,卻秘密派人暗中進入長安,與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這三個人作為內應,共同謀劃對付李傕、郭汜。這三個人秘密向獻帝上奏,封馬騰為徵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下令他們合力討伐賊人。

卻說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一同商議,沒有好的計策。謀士賈詡說:“馬騰、韓遂的軍隊從遠處而來,好處在於速戰。如果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堅守來抗拒他們,他們計程車兵不超過一百天,糧食就會斷絕,自然會逃走。然後再率領軍隊從後面追擊他們,這兩位將領就可以擒獲了。”李蒙、王方站出來說:“這不是好計策。希望借給我們精銳士兵一萬人,立刻斬下馬騰、韓遂的頭顱,獻給您。”賈詡說:“如果作戰必定會失敗。”李蒙、王方說:“如果我們二人失敗,願意獻上我們的腦袋。”賈詡說:“你們如果戰勝回來,我反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