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志通俗演義白話文版 > 第7章 廢漢君董卓弄權

第7章 廢漢君董卓弄權(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

董卓想殺袁紹,蔡邕勸阻他說:“事情還沒有確定,不可妄加殺戮。”袁紹手提寶劍,向百官作長揖後離開,將符節懸掛在東門,上馬奔向冀州。董卓對太傅袁隗說:“你侄兒太無禮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殺他。關於廢立皇帝的事,他是什麼想法?”袁隗說:“太尉所見的就是他的想法。”董卓說:“誰敢阻撓大計,就按軍法處置。”大臣們都很震驚,都說“一切聽從命令”。宴會結束後,董卓召見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議郎何顒問道:“袁紹此去會怎樣?”周毖說:“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紹不識大體,因恐懼所以出逃,並非有其他想法。現在急迫地追捕他,勢必會發生變故。袁氏四代施恩,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如果招攬豪傑聚集徒眾,英雄們趁機起事,崤山以東就不再歸您所有了。不如赦免他,任命他為一個郡守,那麼袁紹會因免罪而高興,必定不會有禍患。”蔡邕說:“我不讓主公殺袁紹,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再加上一個郡守的職位,以收攏民心。”董卓大喜,當天就派人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史官評論說:

袁紹志向遠大但智慧不足,喜歡謀劃卻不能決斷,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他不能在朝堂上誅殺董卓,反而作長揖後離去,得到一個郡守的職位就欣喜不已,實在是太荒謬了!

董卓權勢很大,群臣見到他都恐懼戰慄。九月初一,董卓請皇帝登上嘉德殿,大會文武百官,不到的人就處死。這天,群臣都排列在班次中,董卓手持寶劍說:“少帝昏庸懦弱,完全沒有帝王的威儀,不可以掌管天下。現在有郊天的冊文,應該宣讀一下。”李儒宣讀冊文說:

孝靈皇帝不考慮高宗長久的福運,過早地拋棄了臣子們。現在的皇帝繼承大統,天下人都寄予期望,然而皇帝天性輕浮,威儀不足,在守喪期間懈怠散漫,哀傷之情仍如往常一樣;兇惡的品行已經彰顯,淫穢之事也被聽聞,損害侮辱了帝位,玷汙了宗廟。皇太后沒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執政混亂。永樂太后突然去世,眾人對此議論紛紛。三綱之道,是天地的綱紀,然而卻出現了這種情況,這是罪大惡極的。陳留王劉協,品德高尚,行為舉止合乎規矩,外表豐偉,有堯的儀表;守喪期間悲哀憂傷,言語不偏邪,聰慧的品性,有周代的美德。他的美好聲譽,天下人都有所耳聞,應當繼承大統,成為萬世的主宰,可以繼承宗廟。將皇帝廢為弘農王。皇太后交還政權。順應天命,順應人心,以慰藉百姓的期望。

李儒讀完冊文後,董卓呵斥左右:“扶少帝下殿,解下他的玉璽綬帶,讓他面向北方長跪,稱臣聽命。”少帝哭喊,百官都感到悽慘。董卓叫太后除去服飾等待敕令,太后哽咽,群臣心懷悲憤。臺階下有一位大臣憤然高聲喊道:“亂臣賊子董卓竟敢做出這種欺天的陰謀,廢除賢明的君主,不如與他同死!”揮動手中的象劍直接擊打。董卓大怒,喝令武士將他簇擁下去,這人原來是尚書丁管。丁管罵不絕口,董卓下令將他拉出去斬首,他至死神色都沒有改變。

董卓請陳留王登上大殿,群臣都高呼萬歲。禮儀結束後,董卓下令將何太后和弘農王護送至永安宮居住,同時還有唐妃及兩名宮女陪同,每月提供糧食,群臣不得擅自進入,違反者將被滅三族。可憐的少帝在四月登基,到九月就被董卓廢黜了。董卓所立的陳留王劉協,表字伯和,是靈帝的次子,也就是獻帝,當時年僅九歲。董卓被任命為相國,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佩劍穿鞋上殿,其威風和福氣無人能比。這一年是庚午年,改年號為初平元年。

何太后與少帝、唐妃被困在永安宮中,生活十分艱難,衣服和食物都很匱乏。少帝終日以淚洗面,有一天,他偶然看到兩隻燕子飛入庭院中,於是吟詩一首。詩的內容是: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