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水滸臥底 > 第十二章 魯智深相國寺受罰

第十二章 魯智深相國寺受罰(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第二日,大相國寺諸多職事僧人齊聚方丈室,有那末等職事,如管待來往客官的知客,管佛塔的塔頭,管飯的飯頭,管茶的茶頭,管廁的淨頭;也有中等職事,如管樓閣的閣主,管倉庫的藏主,管佛殿的殿主,管化緣的化主,管浴堂的浴主;有高階職事,如掌管常住財務的都寺,監寺,提點,院主;也有不理事務的清貴職事,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大大小小和尚齊聚一堂,分外熱鬧。

魯智深初來相國寺是管菜園子的菜頭,算末等職事,因為管的好,半年前就升了塔頭,但寺內僧人眾多,各佛塔都有人管,所以還是管菜園,只是職份有提升。

本來眾職事僧議事,魯智深應該到場,不過這次議的卻是他的事,他到場了未免尷尬,所以智清禪師特意沒叫他。

方丈室是相國寺一等一的僧房,任是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了主持。那裡既大又闊,雖然聚了許多人,卻也不嫌擁擠。眾職事僧齊聚那裡,有平日不常見,互相問好的;有平日有怨,見面口角的;有新進職事,藉機熟絡的;有勳老職事,合縱連橫的;還有那小心是非,只管唸經的:只把方丈室弄得人聲鼎沸。

一個小沙彌拿了僧錄清點一番,見除了魯智深外人已聚齊,稟了坐正中蒲團上的智清方丈。

智清禪師道了一聲佛號,眾僧一時住了口,各依常例座次分左右兩班坐定了蒲團,齊齊看過來。

智清禪師清清嗓子,把昨日太尉府陸謙來意說了一遍。

眾僧聽了,都不說話,方丈室裡一時鴉雀無聲。

智清道:“剛才不是挺熱鬧嗎,怎麼說起正事來都沒動靜。太尉府的人來了,我們也靜默相對麼?”

一個都寺心一橫,大著膽子說道:“弟子尋思起來,那魯智深剛來便不似出家人,更兼每日飲酒吃肉,寺裡的清規都被他帶亂了,這是戒律院懈怠職守所致,正好一齊整治一番,才好給太尉府一個交代。”

相國寺掌管監察僧規歸戒律院,這個都寺和戒律院院主有怨,因此小題大做,藉機攻訐。

“善哉,善哉,師叔此言大謬,那魯智深亂寺裡清規,卻該正管菜頭的火工院負責。他平日裡住在菜園子,不在寺裡,戒律院本就人手不足,如何能管到那裡?”一個閣主說道。這個閣主是戒律院院主的弟子,因戒律院不便直接反駁,只使個眼色,讓他出面應對。

“那魯智深早就升了塔頭,已不歸火工院正管。”火工院院主輕描淡寫,禍水東引道。

“魯智深雖然升了塔頭,可並無佛塔與他,他還在掌理菜園。”正管塔頭的天王殿殿主針鋒相對道。

“寺裡職事、名份混亂,羅漢堂都是一幫吃閒齋的,這點子事都辦不好。”

……

眾僧吵成一片,有隨聲附和的,有搖旗吶喊,有親自上陣的,有煽風點火的,有挑撥離間的。一開始還能聽見言詞,待到後來,有那血氣方剛的,更是比比劃劃,口出些市井汙言亂語,要不是方丈在,就要動起手來。

出家人原本與世無爭,這相國寺和尚卻為何如此不堪?原來那時做和尚不用交賦稅,因此不少無心向佛之人披上僧衣;而且和尚有了戒牒,四處化緣各處關防也放行無礙,一些江洋豪強看上這般好處便也剃度出家;另外和尚不事生產,自有信徒供奉,一些好逸惡勞之輩趨之若鶩。再者說,世上人多君子少,和尚也是人,所以大多廟裡,均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只偶爾有幾個真心吃齋唸佛的。

智清方丈皺起眉頭,高聲道:“罷了,今番議事,不為追責,只為善後。”

眾僧聽了,都不說話,頓時有些冷場:這事卻是個不好辦的,若是從了陸謙,治罪魯智深,只恐丟了相國寺的顏面;然而若不如此,那太尉府又豈是好相與的。

靜了片

目錄
萬魂書屋盜墓入獄,出獄不摸金去當導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