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錦衣之殤 > 第114章 男大當婚

第114章 男大當婚(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縣裡官差來常家村給劉勉報喜訊時,常阿四還在田裡幹農活。兩年前常阿四第二次院試不中,就被常老三拉到田地裡幹活。那些比劉勉年紀大的孩子接續走上了和常阿四同樣的道路,他們開疆拓土的征途只發展到鄰村便被拴在這片土地上,一年四季只為填飽肚腩。而那些比劉勉年紀小的孩子們竟相繼投機倒把,成了劉勉的跟屁蟲。

跟著鄰里鄉親,走到劉勉茅草屋外,擠在看客之中,常阿四看到劉勉母親常氏樂呵呵地與那縣裡官差交談,邊上此起彼伏響起對劉勉的讚歎聲,特別讓常阿四留意的是其父常老三的聲音:“阿四,看看人家劉勉,成秀才了,吃上皇糧了,以後更是飛黃騰達了,再看看你,不好好唸書,只能下地幹活了。年底給你找個老婆,早點結婚吧。”

常老三這回不是唬人的,年底時候真就帶著常阿四各村各鄉挨家挨戶訪問良媳,只可惜常阿四早些年的名聲臭透了,沒哪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

好不容易訪到一個,是隔壁趙村家的姑娘。那趙村老漢見常老三領著兒子前來,讓自家女兒躲在閨房,僅自己和老伴招待這父子二人。

趙老漢生了九個女兒,前面八個女兒都嫁出去了,住的地方從茅草房加修成了土坯房,現如今已成了瓦蓋房。待趙老婦倒了茶遞上,那趙老漢問道:“老三吶,你這孩子多大了?”

“十三了。”

“才十三歲就找媳婦,會不會早了些?”那趙老漢問道。

“唉,我這娃娃不會讀書,考了兩次院試都沒過,連個秀才都沒有,不如早點結婚,給我生個孫子。兒子不行,只能寄希望於孫子了。”

“可是我的閨女十四了呢,比你家孩子還大一歲。”

“大一歲不要緊,正好幫我管管我這兒子。”

“那年齡這方面沒問題的話就商量怎麼成婚吧。”那趙老漢道:“這禮數我也不多要,但是你們也不能少給,畢竟嫁女兒的,禮數收多收少,街坊鄰居都看在眼裡。收少了我這臉上也無光,就好像我這女兒不值錢似的。”

“知道知道。”

“俗話說,彩禮給的多,婆家就看得重。”那趙老漢再做一次鋪墊道:“對了,老弟,你家有田嗎?”

“有的。”常老三開心道:“田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一家人吃什麼。”

“多少畝?”那趙老漢道。

“五畝。”

“五畝怎麼夠吃的?”趙老漢細說道:“孩子成了婚,再生幾個娃,那五畝怎麼夠吃?你說這些老人家或是大人省吃儉用就算了,再餓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你說對吧?”那趙老漢道:“至少要十畝。”

“老哥的意思是要我們再買五畝地?”

“不是,是再買十畝。”那趙老漢解釋道:“兩個年輕人結了婚在一起,難不成還和婆家人吃住用在一起?年輕人的生活還是要給他們自由比較好些。”

“瞭解了。”常老三問道:“還有什麼嗎?”

“你家有牛嗎?”那趙老漢問道。

“有一頭老牛。”

“就一頭?還老牛?”趙老漢道:“看樣子還得再買一頭壯牛。老弟呀,你也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到時候自己耕地吧?還是說你打算讓我家閨女嫁到你們家給你們犁田?”

“不不不。”常老三趕忙道:“就算是我和孩子他娘去犁也絕不會讓令愛去幹那種粗活的。”

那趙老漢聽到這,臉色微微欣喜,繼續道:“這最後的話就是彩禮了,我們這邊的彩禮不用銀子,用黃金。銀子白花花,晦氣;金子黃燦燦,喜慶。別人家都要彩禮五十兩黃金呢,我們兩口子最疼我們家小女,也不缺那點錢,就收個三十兩黃金了。”

常老三見對方說完,才道:“老哥,就是容小弟算算,按你提的

目錄
萬魂書屋盜墓入獄,出獄不摸金去當導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