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錦衣之殤 > 第110章 初碰白蓮教

第110章 初碰白蓮教(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十月初一,天還沒亮,劉廌常氏早早起床,準備黃紙鞭炮長香,按慣例準備前往縣城二王廟燒香拜神。

若是以前,劉勉並不信奉神佛,奈何這些年水逆太多,只得病急亂投醫,同樣早起隨同劉廌前往二王廟參拜參拜。

鹽源縣的二王廟坐落在縣城郊外,靠近常家村,邊上有條河,名曰顯聖河。道場門口滿是散落的大紅爆竹碎片,邊上零零散散停著十幾駕馬車。正是無論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渴望得到真君庇佑的,初一十五都來供奉。

庵內三座殿宇,一座面朝顯聖河,隔約數丈而立,是為龍王廟。龍王廟前放置一座鼎廬,插滿焚香,廟內一座龍王像,甚是醜陋,僅能從其頭上兩角能辨出其龍人的形象。再一座面朝道口入場,派頭最為宏大,是為二王廟主殿。殿內三座神像,中間即為二郎顯聖真君,兩側為判官。那二郎神像金身凋敝,無甚特徵,只有額頭嗓子眼可作辨識。兩廟之間供著觀音,觀音懷抱一孩,其兩側即為金童玉女。

劉勉跟著劉廌走上二王廟臺階,漫天爆竹亂飛舞,廟內信眾到處拜。在那二王廟主殿內,雖面向門口設立二郎神及其判官三座雕像,走進去便能看到殿內側壁還供著其他諸神,分別是道家三清,佛家三聖。只道是上層佛道爭主不止,下層民眾奉為一家。

在劉廌依神像順序參拜之際,劉勉還是跪不下去,只是拱了拱手,聊表心意。在南京城那會兒,劉勉也見過當地神像,只感覺是正常模樣,不理解為何被奉為珍寶。現如今看到這小地方的神像,一個個缺這少那,人形都不健全,劉勉始知將雕像塑為人形已然不易,怪不得京城工匠被譽為能工巧匠。

但是這樣鄙陋的神像並沒有減免信眾的熱情,這些信神信佛信二王的人不僅拜這些有相的神像,就連沒有放置神像的牆壁空氣也要參拜參拜,謂之為神佛無處不在。

出了主殿,劉勉正想去那觀音殿參觀參觀,迎面迎來一女子,那女子約莫三十歲的模樣,身著素衣,手中無供品,見了劉勉屈身行禮道:“小女子看來此拜神之人皆為十歲以下小孩或四十歲以上老者,年輕後生獨公子一個,沒想到公子年紀輕輕便懂得皈依佛門。”

劉勉只道是這女子為這寺廟值差,拱手回禮道:“小生不才,隨家父前來參拜,對佛法僅略知一二。佛家所謂佛法,終極之理是為空。這神像無相,拜神拜心,只是勸善人們的手段。”

那女子見劉勉知曉佛理,面露喜悅之色,邊走向觀口邊道:“當今華夏所受佛法皆來此印度天竺,或許是譯者能力有限,也可能是傳佛者故意為之,我朝佛法並不是原汁原味的無上真經。”

這說法劉勉還是第一次聽說,便問道:“敢問其詳。”

那女子便侃侃道:“當今這俗法不得度亡者昇天,只可讓生者慰心。其實佛祖早就告訴了我們真理,那便藏在制勝寶典《金剛經》中,這《金剛經》能超亡者免遭輪迴,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能度難人脫苦?”劉勉問道。

“是的。”那女子一臉沉浸其中的表情道:“大明國境內的佛教派別都是妖魔道,不是真佛,唯我們教派才是真正的佛教。”

聽到這,劉勉感到有點不對勁,問道:“你們不是佛教嗎?”

“我們是佛教,準確來說是白蓮教。”那女子回道:“之前是明教,但是‘明’字與大明國號撞諱,便改為白蓮教。”

白蓮教!劉勉一聽到這三個字,頓時起了警惕。畢竟是錦衣衛出身,雖說現如今無所管制,但是一天是錦衣衛,一輩子都是,劉勉的名字永遠都在錦衣衛的名單裡,永遠保留著檢校的身份,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被銷名,那就是死亡。

“哦,白蓮教,聽起來還挺聖潔的。”劉勉循循誘導道。

目錄
萬魂書屋盜墓入獄,出獄不摸金去當導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