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未來的工業製造母機(第1/3 頁)
蔚藍科技超級工廠2號車間中。
看著帶了一個直徑2米的圓柱真空室、高4米多的裝置主體,以及一地的各種配套零器件,邱睿滿意的點點頭。
總算把這玩意給等來了!
“小萌,這臺pSF裝置能塞進車廂不?”
“能放得下,不過車廂高度比較吃緊,加料口可能要重新設計,不能放在頂部。”
邱睿“嗯”了一聲。
能放得下就好,反正老子只管塞和爆改,剩下的都交給系統。
是的,他接下來要對這臺裝置進行魔改。
前面也說過,pSF技術的全名,叫精密噴射成形,是一種極為先進的冶金技術。
該技術將混合好的金屬粉末,高溫霧化後,以數百米每秒的速度噴射出來,並以上千攝氏度每秒的速度進行超高速冷凝,從而製備出組織細小均勻的超高效能金屬材料。
可無論其加工出的材料,金屬效能如何優秀,這種技術還是隻能用於生產坯料,或者是接近成品的元件,無法像粉末冶金技術一樣直接出成品。
所以邱睿在研究過腦海中有關的知識,並結合了當今的技術後,打算將其與金屬3d列印技術相結合,改造成一款全新的冶金裝置。
既然說到了金屬3d列印,就稍微bb兩句。
首先要說的是,儘管金屬3d列印過程中會涉及到某些與金屬冶煉相關的過程,但該技術卻並非金屬冶煉技術。
確切的來講,它是數字熱加工技術的一種,屬於增材製造。
所謂的“增材製造”,是相對於傳統制造技術的“減材製造”而言的。
傳統的金屬數控加工,主要是做減法。
即在原材料基礎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蝕、熔融等方式,去除多餘部分,得到零部件,再加以拼裝、焊接等方法,最終組合出成品。
數控機床、cNc加工中心,都是走的這種路線。
而3d列印則顛覆了這一觀念。
無需原胚和模具,只要根據計算機圖形資料,透過一層層增加材料的方法,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
因為可以直接加工元件內部,它完全可以加工出一體化的零部件,無需由多個零件拼裝而成。
如此一來,零件的數量也就大大降低,而零件越少,組裝就越簡單,維護成本也就越低。
另外,工程師也無需考慮後期組裝的難度,在設計時某些複雜零部件時,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
如今在航空航天領域,越來越多的零件開始採用金屬3d列印技術。
比方說火箭上的一些燃燒室襯裡,就是用3d列印技術造出來的。
因為直面高溫,其內外壁之間有兩百多個複雜的冷卻通道,關鍵這些通道的排布還不是特別規整。
如果用傳統工藝,不僅流程複雜,甚至根本無法滿足這樣的設計需求。
但是透過3d列印的話,工程師只需要畫出cAd,編譯給印表機就可以了。
再比如說某些先進戰鬥機的鈦合金骨架,也是透過這種技術製造出來了的。
事實上,這年頭華國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成為了繼米國之後,第二個掌握此項技術的國家。
2號車間裡就有一臺,由華航重機控股子公司華航鐳射所生產的金屬3d印表機。
別看前面說的挺熱鬧,其實無論是pSF還是當今的金屬3d列印,都有著各自的嚴重缺陷。
比如pSF技術加工精度不足,金屬3d列印製造速度緩慢等等。
同時把這兩種裝置弄來,就是為了把它們拆了後重組,揚長避短,搞出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未來製造業工業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