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垃圾,真理掌握在朕手裡(第2/3 頁)
缺,技術不夠,人力來湊。
“畢卿,若是在銃管內壁上刻劃出螺旋狀膛線,是否能辦到?”
旋即,朱由檢又問道。
用相同硬度的鋼材鑽管不太可行,但是僅僅只是刻劃一些膛線應該能辦到吧。
最多也就是對於刻刀的損耗大了一些。
“這,微臣未實驗過,也不知是否可行。”
“不過,想要在銃管內壁刻劃線路,很難辦到,恐怕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不知陛下此意可有什麼深意?”
畢懋康有些遲疑道,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畢卿不必煩憂,朕會設計出一款水力機床,到時候銃管打造出來後,直接透過水力機床來刻劃出膛線。”
“至於有何作用麼?等畢卿研製出自生火銃後試試便知。”
朱由檢賣了個關子。
實在是想要和這個時代的人解釋空氣動力學太困難了。
皇帝不願解釋,畢懋康也只好作罷。
只是對於皇帝說的水力鑽床頗感興趣。
火炮和燧發槍的事總算有著落了,朱由檢心中的石頭再度放下了兩塊。
為了激勵兩人,同時也安撫下兩人心中的落差。
朱由檢也大方的給畢懋康加封了一個工部右侍郎的職銜,給孫元化加封了一個工部郎中的職銜。
主要負責自生火銃和火炮的研製改良和打造。
總算讓兩人失落的心情恢復了不少。
畢竟作為一名士大夫,去做這種讓士大夫看不起的事,面子上始終有些過不去。
現在有了官職加持,就要好很多了。
等兩人退下後,朱由檢就開始著手回憶腦海中前世查詢記過的關於鍊鋼爐的資訊。
然後一筆一劃的在紙上將自己所知的鍊鋼爐結構複製出來。
朱由檢暫時只准備丟擲鍊鋼爐,至於鍊鐵高爐朱由檢暫時沒打算拿出來。
眼下大明的生鐵生產工藝和效率雖然很落後,但是也罩不住大明人多力量大。
每年大明的生鐵產量不下於兩億斤,足足有十萬噸了。
只需要從市場上購買一部分生鐵直接拿來鍊鋼即可。
至於鍊鐵,朱由檢不記得京城附近哪裡有鐵礦,操作起來有點複雜。
不如直接購買生鐵鍊鋼來的方便。
而且錦衣衛奏報上說在山西繳獲了一千二百萬斤生鐵,足夠朱由檢支撐一段時間了。
至於拿出鍊鐵高爐大鍊鐵,還是等平定了外患,有一個較為穩定安全的內部環境再說。
足足花費了大半天時間,朱由檢才經過修修改改後將自己所知的鍊鋼爐圖紙複製出來。
然後交給王承恩,拿到兵仗局去讓兵仗局的匠人按照圖紙把鍊鋼爐砌出來。
對於此,朱由檢暫時還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否成功。
畢竟他自己也沒有實踐過。
不過朱由檢也不是太擔心,即使沒有真正的實踐過,但是理論總不會錯的。
最多到時候再繼續摸索一番,總能實現。
鍊鋼爐的打造還需要時間,兵仗局回覆至少需要十日時間才能砌出來。
只能等鍊鋼爐砌出來後,朱由檢再去現場實際指導操作鍊鋼了。
接下來,在裝備改良方面,朱由檢還需要做一件事。
就是火藥改良。
接見完畢懋康和孫元化的第二日,朱由檢擺駕兵仗局。
主要是想先看看這個時代的火藥威力怎麼樣。
兵仗局有專門的火器試驗場地。
首先,朱由檢讓人放個震天雷看看效果。
一聲沉悶的爆炸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