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送孩子上學堂(第1/2 頁)
張婆子一家和宋婆子一家走的時候是拎著程大牛買回來的肉走的。
林老太收回看向兩家人背影的視線,嘆了口氣。
“唉,希望村長他們都好好的,可別有人再出什麼事兒了。”
林老太和王氏在做飯,程晚坐在門口看著和鄧熊不知道在說些什麼的程三平,問旁邊的徐知念:“念念,去學堂讀書除了準備給先生的束脩,可還要準備什麼禮物?”
一般的孩子是四五歲開蒙,程三平今年已經七歲了,李壯更是已經九歲了。
如今生活步入正軌,家裡孩子讀書認字的事得排上日程了。
“還要準備束脩六禮。”
“六禮?”
徐知念點頭,“也就是肉乾、芹菜、龍眼、蓮子、紅棗、紅豆這六樣,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加上一些其他的禮物,比如布匹、美酒、糕點、名貴的筆墨紙硯……”
程晚在心裡盤算了一番,除了束脩六禮,再另外準備兩包糕點、一罈酒和一匹質量上乘的布匹,這拜師禮也就可以了。
兩天後,程家的地裡活已經基本結束。
這天,是送程三平和李壯去學堂拜師讀書的日子。
一大早,林老太就把全家喊了起來。
“都趕緊的,今天都穿自己最好的那身衣裳,把自己拾掇乾淨,頭髮梳整齊,臉洗乾淨,指甲縫裡的灰也摳乾淨。”
“老大媳婦兒,你看著把三平拾掇齊整些,可別弄得邋里邋遢的,等會兒先生見到心裡該不喜歡了。”
“大平,你趕緊去你小姑家一趟,把我剛剛提醒的事兒跟你小姑、小姑父說說,另外,讓他倆再檢查檢查準備好的束脩和禮物,可別差了啥。”
……
林老太很忙,一家人被她指揮得更忙。
程晚非常能理解林老太如此慎重謹慎的心情。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孩子讀書絕對算得上一件大事。
不誇張地說,這事兒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比肩家中的男丁娶親。
所以程晚對於林老太的種種安排,表現地非常配合。
說實話,程晚被家裡的氣氛感染得心裡也開始有點兒緊張。
程晚的心情有些像部分學生的家長,擔心自家孩子能不能順利拜師進學堂讀書,以及自家孩子會不會得到先生的喜歡。
簡單地解決完早飯,程家一大家子出發了。
程二牛這一房沒有孩子要上學堂,但程二牛一家四口也把自己拾掇地利利索索的跟著程晚他們一起往村裡學堂的方向走。
林老太邊走邊低頭檢查自己身上的穿著,使勁抻了抻自己的衣裳,又用手順了順自己的頭髮。
“徐小姐,您看我們這樣行不行啊?準備得還算妥當不?這心裡總覺得有點兒不踏實。”
徐知念今天隨著程家人穿得也很正式,她朝林老太溫柔一笑,安撫道:“準備得已經很妥當了,方先生定能看到你們的用心,您就把心放肚裡吧。”
徐知念說的是真心話。
在她看來,程家在送程三平和李壯去學堂這件事情上,已經做了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準備。
這只是送兩個孩子進學堂當學生,並不是要那位方先生收兩個孩子作弟子。
學生和弟子是不同的。
學生只是與先生有一段師徒情,是先生眾多學生中的一個。
而弟子,是要繼承先生衣缽的,先生一定程度上等同於弟子的父親。
對於一般的學生來說,其實只要拿夠了束脩,基本都可以順利進入學堂學習。
林老太提著的心稍微放下來了一些,她扭頭看了看這一大家子人,“咱們這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讓小雨、花花、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