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5 頁)
謝則安:“……………………”
突然有點不想回去了怎麼辦。
☆、第二一六章
謝則安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十年。對於這種災禍的處理,謝則安早就投過謝季禹的手確定完整的救災防疫章程。謝季禹一到,謝則安再留下用處也不大,事實上他過來就是為了搶最開始的那幾個時辰的時間,要緊關頭過了,他可以回京了。
欽使換了一個人,賀州官員都有些惶恐,好在謝季禹與謝則安是父子,底下的人雖然擔憂,卻還是很快接受謝季禹的調遣。
謝則安踏上回程。
走過安置難民的地方時,謝則安感受到不少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他轉過頭,對上一雙雙略帶傷心的眼睛。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對所有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謝則安下馬走了過去,溫聲說:“別擔心,朝廷會幫你們的。”
話剛落音,難民突然三三兩兩地往地上一跪,朝謝則安磕起了頭。即使已經來到這個時代那麼多年,謝則安還是不太習慣這樣的場面。他扶起為首的老者,說道:“老先生,您千萬別這樣。”
老者只嗚嗚咽咽地哽咽著,幾乎說不出話來。在華夏大地上,幾乎所有的村落、所有的鄉縣,都有著這樣的“村賢”或者“鄉賢”,遇到真正的災難時他們能在最短時間內把周圍的人凝聚在一起。這種“抱團”讓他們能共同面對所有苦難。
謝則安好言安撫了幾句,兩人兩馬已經由遠而近。來到謝則安面前後他們單膝跪下,對謝則安說:“謝尚書,陛下請您立刻回京。”
謝則安怔了怔,說:“辛苦你們了,我這就回去。”
謝則安向眾人道別,翻身上馬,帶著隨行的人往東而去。
道上的百姓都駐足目送他遠去。
中途在驛站暫歇,謝則安問起京城的狀況。聽到趙崇昭決定祭天請罪,把這場“天災”攬到自己身上,他微微有些出神。這半年來,趙崇昭成長得很快。小半年的分開,讓他和趙崇昭都有了冷靜思考的時間。
這段時間裡,他把所有不該做的事都做完了。不管是在軍隊裡還是在百姓面前,他都少不了“收攬人心”。這種事是為臣者的大忌,若是由其他人來做,他肯定第一時間警惕這麼個狼子野心的“權臣”。
但謝則安並不後悔。
在這件事上,他們其實並沒有退路。只有擁有足夠的名望、擁有足夠的實權,他才有資格和趙崇昭平起平坐——而不是作為“駙馬”或者“近臣”來提起。
謝則安中午歇息了小半個時辰,又和其他人翻身上馬,趕回京城。回去的路上本來不用趕得那麼急,他卻還是沒有過多停歇,一路上換了五六匹馬,終於在宵禁前重踏京城。
謝則安有進出宮門的許可權,一路暢行無阻地來到趙崇昭的寢宮。書房那邊還亮著燈,趙崇昭側身坐在案前,在紙窗上留下一個剪影。
謝則安靜靜地站了許久,示意左右噤聲,親自推門走了進去。
聽到門開的聲音,趙崇昭精神一振,抬頭望向門口。見到謝則安站在那兒,趙崇昭心裡湧上一陣歡喜,把這幾天的委屈和心酸都忘光了。他快步上前,緊緊握住謝則安的手:“三郎,你可算回來了。”
謝則安原以為趙崇昭會興師問罪,沒想到趙崇昭只是伸手抱緊自己,不由有些怔愣。橘黃色的燭光裡,趙崇昭案上的書稿和奏摺清清楚楚地落在他眼裡。
謝則安輕輕掙開趙崇昭的懷抱,抬首和趙崇昭對視。趙崇昭輪廓分明的臉彷彿一下子成熟了起來,有了作為一個君王應有的穩重、沉著和理智。趙崇昭的成長本來是謝則安想要的,真正看到這樣的趙崇昭,謝則安卻又微微恍惚。
過了一會兒,謝則安輕輕一笑:“我回來了。”他主動伸手回抱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