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5 頁)
毛在塵風中飄蕩。狀如削竹的馬耳斜立在額頭的兩側,似在靜心聆聽主人的號令,
只待一聲脆鞭的炸響就毫不猶豫地仰頭躬身,撒蹄奔騰。
趕車的御手面龐豐腴,瀟灑自如。兩片浮雕式的八字鬍鬚更增添了他的神韻。
頭頂的初雲冠、腰懸的青銅短劍,又使他嚴肅而威武。稍彎的秀眉掩護著一雙
半眯起的雙眼,手中抓住六條御馬轡韁,長鞭高懸,嚴陣以待,時刻準備驅車前行。
穹式的車蓋和車廂四壁,絕妙地繪製著色彩豔麗的變形龍鳳捲雲紋和絲縷交錯的雲
氣紋圖案,鏤花畫鳳的銀器環抱著車衡兩端和駕馬的軛鉤。軸懸飛鈴、馬帶繁纓。
整個銅車馬華貴中透出莊重,瑰麗中帶有古樸,動中有靜,靜中寓動,工藝絕倫的
造型使2000 年前的青銅再度泛起了勃勃生機。而銅車馬的冶金鑄造技術更令後人
歎為觀止。製造者根據車馬的不同結構,不同用途的構件,把戰國以來的冶金鑄造
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使銅車馬剛柔相濟、歷兩千年依然金光燦爛,映照人影。
據測定,銅車馬修復後的光潔度達到■8 —10 級,如此高超的工藝技術和冶金能
力,不能不令人為中國古代文明而拍案叫絕。這組銅車馬為20 世紀世界考古發現
的最大青銅器,總重量達1243 公斤,其形制相當於真馬真車的1/2 。而如此裝飾
豪華、完整齊全的古代青銅車馬,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它那無與倫比的工藝技術和
高超的冶金鑄造水平,為同代任何青銅器物所無法匹敵。故此,它在世界引起轟動
已是理所當然。1983 年10 月20 日,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團結陣線代表團
團長塔瑪拉·多布林作為第一位正式參觀的外國知名人士。看了剛剛公開展出的銅
車馬,在留言簿上興奮地寫道:“我們為此歷史性的考古發現而深深感動,它是2000
多年前偉大文明創造者智慧的結晶。世界冶金史應重新編寫,一切從這裡開始。”
1983 年11 月6 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東京辦事處主任埃克雷斯,在參觀後驚
呼:“參觀精美絕倫的古代銅車馬,是一次令人終生難忘的、最愉快的經歷。這組
銅車馬是中國藝術文明的楷模。”1984 年8 月22 日,日本訪華團團長井上裕雄,
在秦俑博物館幾乎是滿含激動的熱淚,揮毫潑墨寫下了發自內心深處的話語:“我
感謝中國古代之文化。兵馬俑和銅車馬是一棵古樹上盛開的兩朵鮮花。它們是相互
輝映相互媲美的人類瑰寶。兵馬俑以它那宏偉的軍陣和千軍萬馬的龐大氣派贏得贊
嘆。銅車馬則是以它那精湛、神妙的冶金工藝震撼人類的心靈,我為此歷史性的考
古發現深深感動,我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致以敬意!”1986 年6 月16 日,秘魯部
長會議主席路易斯·阿爾瓦在秦俑館銅車馬展廳,情不自禁地喊出:“這一文明的
再現,使世界感到驚訝!”1986 年9 月28 日,義大利陸軍參謀長波利中將,走
出銅車馬展廳,面對藍天白雲擁抱的萬里蒼穹,以軍人特有的氣質果斷地作出了結
論:“這是世界無敵的奇蹟!”轟動,轟動……一切都是預料中的反響。1987 年
5 月,一號銅車馬復原後正式展出,它所引起的再度震撼,也依然是預料之中的。
車馬走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