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5 頁)
他所能管理的只有江蘇賦稅。
慈禧太高興了,下旨說,曾國藩是有史以來最識大體的功勳大臣。
曾國藩樂呵呵地寫奏摺說,這算什麼,我已決定修復旗營。
所謂旗營,就是清王朝八旗兵駐紮在各地的營盤,太平軍造反以來,旗營制度灰飛煙滅。曾國藩現在江蘇各地恢復,熱烈歡迎中央政府派來的八旗兵。八旗兵趾高氣揚,對他們的再生父母——湘軍——不理不睬,湘軍將士憤憤不平。曾國藩傳令各湘軍單位:誰要是和八旗兵鬧矛盾,我就裁了誰。
當兵的,尤其是當了多年兵的最怕解甲歸田,因為他們只能打仗,不會別的。所以,他們就在忍氣吞聲中和八旗兵們其樂融融。
當然,曾國藩不是隻會做討好中央政府的面子工程,他是個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明白“平定”的意義:剿平敵人不算勝利,只有“安定”了,才是完美的勝利。
安定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恢復鄉試的貢院,太平天國在金陵多年,知識分子早忘了鄉試是怎麼回事,如今曾國藩重新給了他們一條通往光明道路的天梯,知識分子們對曾國藩是感激涕零。
第二件事是修浚秦淮河,秦淮河兩岸是商業集中地,蓋世繁華的象徵,曾國藩下大力氣恢復這個商業中心,讓金陵經濟重新煥發生機。
第三件事就是文化事業的重建,恢復被太平軍取締的各種書院,出版儒學大師們的文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都有一種情懷,他們都覺得對文化的傳承有所虧欠,只要有機會有能力,必會做文化方面的建設。
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曾國藩完美無缺,在私生活上,更是亮點突出。曾國藩向來提倡節儉,值得注意的是,曾國藩只認可在私生活上提倡節儉,節儉也只有在個人生活中才是美德。縱然已做了兩江總督,無仗可打,沒有任何大的支出,曾國藩也要求家人保持農家本色,他讓全家的女人不能忘了織補,他的鞋子也是兒媳、女兒做的。有人曾不懷好意地問曾國藩:“節儉也是做給中央政府看的?”
曾國藩白了對方一眼:“是做給自己的內心看的。”
就在他在金陵幹著自己喜歡的事業時,1865年5月末,接連而來的三道聖旨打破了他的平靜,讓他重新開啟了下個戰場的大門。
三道聖旨的核心內容一致:僧格林沁被捻軍搞死了,曾國藩迅速帶兵鎮壓捻軍。
僧格林沁是大清王朝的一張王牌,沙場老手,戰功一流,曾多次擊潰太平軍分支部隊,想不到卻死在捻軍手裡,讓人不勝唏噓。
捻軍是活躍在安徽、江蘇、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的流動武裝,“捻”是一群、一股、一夥的意思。由這個稱號可知,他們兵力有限。和太平軍不同的是,他們都是騎兵,擅長運動戰,只佔領一兩座不起眼的城池,作為根據地,打一槍換個地方,這就是曾國藩所謂的“流寇”,看似力量弱小,但由於行蹤極不靠譜,突然出現突然消失,所以特別難對付。
曾氏兄弟收復金陵後,慈禧覺得應該由中央政府軍隊取得一場大勝,壓一壓湘軍的氣焰。僧格林沁主動請纓,他仔細審視了一番,發現最合適的敵人就是“捻軍”。因為捻軍看上去弱小,又喜歡逃跑,而且他的兵團也以騎兵為主。尤其重要的是,當時太平軍老巢被攻陷,和太平軍始終保持密切關係的捻軍失魂落魄,看上去更容易對付。
1864年年末,僧格林沁嗅著捻軍的味道,在江蘇、山東幾齣幾入地拼死追蹤。有時候一月之間,賓士不下三四千裡。捻軍利用他急於求戰的心理,故意避而不戰,每日行軍一二百里,拖著他繞圈子。僧格林沁累個半死,不但顧不上吃飯,連下馬的時間都沒有。雖然如此賣力,卻始終無法和捻軍主力做決戰,於是,僧格林沁得了狂躁症。1865年5月,僧格林沁終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