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光、宣時期財政收入一攬表(注:《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貨六;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卷六六,國用考四;卷六七,國用考五;卷六八,國用考六。)
**戰爭後,中國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外國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原來以個體生產為基礎的自然經濟逐漸走向解體,已有的資本主義萌芽在外國資本的影響和刺激下進行了技術改造,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產生並有了初步發展。清政府為“自強”、“求富”,在政策上對工商業發展逐漸由抑禁轉為認可和鼓勵,對於外國先進技術亦主張積極引進。洋務運動期間及以後,西方科學著作不斷被翻譯介紹到中國,實用技術也伴隨著外資的侵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源源而來,從而促進了近代工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就冶鐵工業而言,光緒二十六年(1900),全國生鐵產量25890噸,三十一年(1905)為32313噸,宣統二年(1910)驟增至119396噸(注:杜石然等編:《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下冊,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83頁。)。這一巨大成就無疑歸功於近代冶鐵技術的傳入與應用。美國學者費維愷認為,“近代前的”經濟擴張是一種“低度開發”,是在落後狀態下的成長;“近代性的”經濟成長則是由於科技不斷進步而形成的(注:(美)費維愷:《清代經濟史與世界經濟史》,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上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93-394頁。)。這一觀點比較中肯,也適用於前清與晚清的經濟發展狀況。晚清的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使財政收入因財源擴充套件而增加,這一點是前清無可比擬的,其財政收入規模也達到了後者難以想象的擴張程度。
直至同治、光緒年間近三十年的恢復,清廷的財政收入才勉強恢復到8000萬兩左右的規模,但刨去各項開支後,每年所剩不過數百萬兩甚至不敷使用,有時甚至要靠短期借債方可度日。據不完全估計,慈禧太后在庚子年前的主政時期,清廷的財稅收入僅佔全國GDP的3%
1911年前後,全國財政收入接近3億兩(1885年為7700萬兩),其中農業稅增至5000萬兩(1885年為3000萬兩),各種雜稅約4500萬兩,商稅則超過2億兩,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周志純所著的《晚清財政經濟研究》第259頁,有一組有關晚清政府財政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的資料。
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奇(求收藏、求推薦)
初春時節,陰雨綿綿。微微的涼意陣陣襲來。
在長興鋼鐵公司的廠區裡,電軌車的車輪在鋼軌上碾壓著,鍊鐵高爐呼叫著,鐵水在爐內蠕動著,滾滾的濃煙在天空瀰漫。運輸鋼材的車輛在廠區穿梭著,這絕不是一家大型鋼鐵企業,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這不過只是一家接近淘汰小型鋼鐵企業。
鍊鐵高爐噴滾著的紅彤著夜空映的通透,忙完一天的工作後,連續加班三天的唐浩然目中泛著些血絲,不過,他並沒有急於休息,而是繼續檢視郵箱,以尋找其它公司的回覆。
長興鋼鐵公司已經沒有前途了,或許,對於公司內的民工來說,這家企業還在進行生產,他們不至失業,但作為技術人員,唐浩然卻明白這家高耗能的小鋼鐵廠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前兩年的鋼材牛市已經一去不返了,要趁早給自己安排條出路。
可結果卻是讓人失望的,現在整個鋼鐵行業都不景氣,每天都有小鋼鐵公司倒閉,這會,唐浩然反倒有些後悔了,甚至於後悔起當初選擇的專業了,可後悔也沒有任何意義,整個行業不景氣受此影響的並非只有他一個人。
可現在,後悔又有用呢?
“實在不行,就回家種地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