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1/5 頁)
☆、第396章 弘時拴婚
“等預備役制度走上正軌之後,甚至可以對走文治之路的八旗子弟也進行一段時間的軍事訓練。比如在每年的童試之後,對錄取入學之童生(秀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軍事化訓練,也好讓他們在進入各府學、州學、縣學之後能有一副更加強健的體魄來支援他們完成學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養成雷厲風行的習慣。”
“甚至在鄉試、會試之後,也可以召集上榜之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軍事化訓練。皇上,戰場上打下來的交情向來比朝堂上嘴皮子上建立起來的交情更深。透過軍事化訓練,也可以增強這些未來的國之棟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對他們的思想進行一次洗禮。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朝廷能夠堅持下去,總是能夠有所收穫的。”
康熙御極半個多世紀,眼界自然是有的,聽了林如海的一番話就知道他說的這些辦法都有極好的。康熙感慨道:“如海果然很有想法,這些事執行起來也並不難,只讓當地的駐軍去訓練就行了,只是要花費一筆費用。提供幾百考生吃住一月,想來各地還是能勉力為之的。”
說到錢,康熙有些頭疼,雖然前幾年老四和老十三一起追討過戶部欠款,不過十多年過去,又借出去了不老少。近幾年,蒙古、西藏那邊都有些蠢蠢欲動的,國庫裡的錢還要留足可能會產生的軍費。所以,一提到用錢,康熙就覺得壓力大啊。
林如海是很清楚康熙末年國庫的情況的,當下說道:“成立預備役需要花錢,開展各個軍隊的大比武也需要花錢,錢從哪裡來呢?就從第三條,開展海外貿易這一點上來。”
康熙頓時來了興趣,“這海外貿易商隊,是由眾人湊份子來買船、買貨、僱人,得了的利潤,除了上稅之外,其餘的就是按出資比例分紅,難道那些稅銀能夠支援預備役和大比武這麼多花銷?”
林如海笑道:“皇上可不要小看這些稅,英吉利、法蘭西、西班牙、荷蘭這些歐羅巴國家,這些年全力發展航海事業,不只是商人參與、貴族參與、就是皇室也是大力支援的。為何?因為這海上的錢簡直就是暴力!”
“將本國商品運出販賣到外國,再將外國商品運回販賣給本國,這裡面賺的錢雖然多,可到底還是小道而已,真正賺錢的是從其他國家擄去的廉價的勞動力,還有從其他國家以武力搶來的各種財富。”
林如海簡單的向康熙介紹了歐洲從非洲運送黑奴去美洲販賣,從中獲得鉅額利潤的情況。又向他介紹了,那些國家暗中支援別國 勢力,挑起國內矛盾和紛爭,從中漁利的情況。還向他介紹了,他們用火槍、大炮轟開別國的國門,用武力脅迫他們割地賠款的情況。
“戰爭賠款少則數百萬兩白銀,多則上千萬兩白銀,然而事實上,一場戰爭下來,哪裡有花費這麼多?所以說,戰爭賠款是歐羅巴那些國家崛起的基石。而獲得割地之後,他們也並不好好對待土地上的百姓,而是儘量壓迫他們所有的價值,並且將土地之上所有的財富擄掠一空,不管是木材、礦產、鹽……只要是有利可圖的,他們就全部擄走。這樣一來,他們的國家又豈能不富?”
“如海所說的可都是真的?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他從沒聽白晉等人說起過。戰爭的殘酷他是知道的,可專門以擄掠為生,這就讓他有些不能理解了。當初滿清未進關之前,有時候草原生計困難的時候,也會南下擄掠。可那也是迫於生計,如果草原牧草豐美,牛羊壯碩的年份,他們也是不希望有戰爭的。
畢竟一旦發動戰爭,就必定會有傷亡,並且一個國家如果連年征戰,百姓必然民不聊生,於統治者來說也未必是好事。
林如海感慨道:“奴才當初第一次聽霍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