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4 頁)
如今他們真正關心的是高平一帶的莫氏一族,因為一旦鄭柞攻破高平,很有可能放開手來攻打廣西、雲南,與北方的韃子成夾擊之勢,可惜路途遙遠,他們要想如此清晰的掌握高平戰事的動態,實在太難。
再說了,這說之人恐怕也沒有膽量把真實的軍事機密更吐出去。
當說人說完南洋的局勢,酒樓之中的客人又嚷嚷著說道,“說的,南洋那邊的破事就先別唸了,你看看有沒有連載楚王殿下大破漢奸吳三桂的,咱就喜歡聽那個,還是殺韃子痛快。”
對,要聽殺韃子的文章。”酒樓之中其他的客人也叫嚷著應和到。
在眾人的強烈要求下,說人按了按手,笑著說道,好”
他一邊說著,一邊翻動案桌的那張紙,但見面如同螞蟻一般,密密麻麻的佈滿了字。若是按照原來的歷史進城,或許這裡的人們要在幾百年後方能看見這樣東西。如果有人穿越過來,更是會脫口而出,“這是報紙,明末居然有報紙”
沒錯,四海樓裡,這說先生拿的正是一份報紙,以孫永金作為主編,的南約見聞。
說起來,孫永金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身處於一個網路觸手可及,穿越小說滿街都是的時代,對於那些小說,他縱然是再怎麼孤陋寡聞,也總算是看過幾本。來到這個世界後,自然迫不及待的拿來實踐,玻璃什麼的,後腦袋“啪”的一拍,便出來了。
可是,他幾乎要把後腦袋給拍壞了,也沒拍出什麼新鮮玩意。
比如說燧發槍,在未來的歷史中,他將成為歐洲列強們的制式武器,然後大放異彩,寫出一段波瀾壯闊的時代。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更是拿著它橫掃了沿海的隊。但實際,燧發槍的原理早已成熟,此刻的東西方都會製造這麼一個傢伙,只是做工麻煩,還存在諸多毛病。孫永金在看見工匠們打造出一把自生火銃的時候,他絕了拍腦袋的念頭,人家工匠懂得比他多呢。
不過,也正是這種燧發槍,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西方不斷的將它加以完善和發展,最終成為克敵制勝的利器,而傳說的“康乾盛世”則讓它完全陷入停滯,當洋人的洋槍洋炮打過來,還以為是見了鬼呢。
此刻,唯有一樣東西,他腦袋輕輕的一拍,便給拍了出來,那便是報紙。明朝的印刷術早已成熟,朝廷更是常常給各級官員傳送邸報,唯一阻礙報紙出現的,不過是政府的控制,而孫永金所做的,只是放開政策,讓民間也有閱讀報紙的自由。
於是,大明第一份報紙南洋見聞就此誕生,它不僅傳揚於昆明城裡,更是大明所有軍隊,所有的官員的必讀之物。
就連阿瓦、大城這些百姓也知道世有著一個南洋見聞,知道北方出現了見人就屠的滿清韃子。他們更相信,如果不是大明在前方擋住了韃子的屠刀,或許下一個挨刀的就該是他們這些小國了。
居住於阿瓦的永曆更是每期都不放過,正是這個滿清韃子將他趕得四處流竄,對於韃子之惡,他更是深有感觸。當看到韃子作惡的時候,咬牙切齒,看到惡人受到懲罰的時候,又彷彿放下一塊大石子,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當興致來了的時候,甚至還要撰文一二。
孫永金則給各縣教諭下達了一項硬性命令,每個月他們都必須抽調學生前去各個村莊讀報,其中滿清韃子在各地的惡行更是必讀之文。
清兵殺進雲南的記憶還深刻的印在這些百姓的腦海裡,彷彿永遠也無法褪去的烙印,除非生命已逝,否則絕對不會遺忘。當報那一個個真實的事蹟,在他們耳邊響起的時候,那血跡斑斑的記憶立時湧心頭,或是淚如雨下,或是氣憤填膺。
一時之間,西南下,同仇敵愾,下一心,只為殺韃子。
這一陣陣的殺意漸漸飄散開來,只逼迫得與他們對陣的清兵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