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給玻璃磨花,加顏色,把圖案融入其中,卻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卻又正好可以拿來譁眾取寵,也可以利用人們獵奇的心思,快速的斂財。
當然,任何東西風靡一時,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歸於平淡,也會因為仿效,大眾化而變的一錢不值,可是郭燕要的也就是短期的聚財,當然,只要那些匠人可以配合上郭燕的“思維”,她們或許會一直推陳出新,永遠站在玻璃製作的前端,努力的多多掙銀子。
益州本來就是少數民族聚集地,那裡的百姓手巧,心巧對於這些手工藝製作原本就極精通,這些孤兒們因為生活所迫,也是儘量的學習長輩們的手工製作技巧,能夠被選派來到京城的,就是楚喬中的楚喬。
錢元脩出面盤了一個瀕臨倒閉的玻璃製作作坊,按慣例,寫到郭燕名下,從這些孤兒中選出了一些心思靈敏的,又高薪聘請了幾個已經榮養在家的的老玻璃製作師傅,郭燕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一說,這些老師傅們就激動不已,他們製作了一輩子的玻璃,不過是些鏡子、盤子、碗酒杯之類的東西,那玻璃竟然還可以做彩屏風?
他們先是稀奇,見郭燕說的信誓旦旦,也就抱著一試的態度開始了研究,頭一塊是給玻璃中間加銀絲絞的花,然成了,他們信心大增,就開始了研究課程。
這就不是郭燕再能夠指手畫腳的了。
只這一項生財的路子,是不可能一夜暴富的,郭燕想了前世許多的奢侈品,最後把目光定到了益州自釀的米酒上。
益州屬劍南道,前世可有著名的劍南春酒,酒這東西曆來都是家旅行必備,宴送禮少不了的東西,而且,一罈上等好酒的價格,也是極為可觀的。
說到釀酒,郭燕前世的一個堂舅就是開酒廠的,她小時候每逢假期都會回姥姥家玩耍,堂舅那種半開放的酒廠她沒少去玩耍過,多少也可以說是沒少看著糧食如何下鍋,酒又是從那裡流出來的,甚至,她還給堂舅家打過工,幫著裝過酒,封過蓋,掙過零花錢。
益州的苗民已經有成熟的釀酒技術,不同的是他們的酒麴不是那種專門釀造白酒的酒麴而已,專門釀造白酒的米曲,郭燕前世的舅媽卻是專門跟堂舅媽學過的,郭燕多少也學了一些,現在想著要用它掙錢,就專門讓那些跟來照顧孤兒的婦人們釀了幾鍋酒,找感覺,配了大麴出來,再實驗了幾回,竟然真的把蒸餾白酒給釀了出來。
這透亮如水的酒不僅濃度夠高,也透著一股令人迷醉的香味,發酵好的,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說法,十里都有人能夠孫子香味找過來。
郭燕這會卻把緊了大麴製作秘方,堅決不肯把配方隨意給人,最後還是由那些孤兒的養父母們出面,跟郭燕成立的制酒作坊,定好了分成協議,大家開始合力造酒賣酒。
這些孤兒的養父母們的人品在當初許他們收養孤兒的時候都做過調查,對他們的人品還是比較信任的,加上因為是合作關係,郭燕也不太怕他們把秘方隨意洩露出去,於是郭燕出錢出秘方,他們出人,出力,一個命名為“劍南春”的大型制酒作坊在京城開業了。
郭燕有些斂財心切,把此酒的價位定的偏高,可還是架不住此酒比較醇厚悠香,引的那些“酒鬼”們一個個趨之若鶩。
大興三百年國泰民安,養出來不少愛就好酒之人,又因家境殷實的不少,家家戶戶也少不了請宴會什麼的,郭燕的酒浦一推出,一時就有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郭燕卻不肯擴大產量,堅持保證質量,因貨物稀少,酒的出廠價格漲到了十兩銀子一壺,比開始定的價格高了十倍,卻還是供不應求。
郭燕這邊買酒,那邊彩繪玻璃的研究也漸漸出了產品,因為標新立異,彩繪玻璃的品種也比較齊全,產品一流入市場,就形成了一股風潮,因為製作的產品有限,跟酒一樣,很快就引的人們跟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