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環境中,在星宿老怪的手下,那是一個爾虞我詐、誰壞誰能生存下來的環境,所以她變成那種乖戾的性情,很壞。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本性有一絲善良還是不能泯滅,當她發現蕭峰打死阿朱時,她發現蕭峰那麼悲痛的時候,她一定是無意識地感到人間有一種真的東西存在,不管她有沒有意識到,但從那一刻起,她深深愛上了蕭峰,但是她不會用正常方式表達這個愛,她表達愛的方式是要把蕭峰害死,要把他打殘廢了,讓他永遠留在她身邊,但從這種變態中,她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蕭峰。她為什麼那麼迫害遊坦之,因為遊坦之曾經向蕭峰扔過石灰包。當然遊坦之也是一個非常慘的人,阿紫眼睛瞎了,這個寫法也是非常妙的,這是一種象徵,實際上是說阿紫在心理上是個盲人,她不辨善惡是非。這一開始實際上不是金庸寫的,金庸寫到這一段時,正好他要到歐洲去一趟,但報紙上要每天連載,他就請來倪匡代他寫,但是說好了,回來要重新寫,要改,所以倪匡非常得意,這是倪匡一生中最榮幸的事。倪匡在自己的客廳裡掛了一幅對聯就是吹噓自己的,下聯是“曾代金庸寫小說”。後來金庸從歐洲回來,倪匡說:“對不起,我把阿紫的眼睛寫瞎了。”金庸說不要緊,後來金庸修改了這一部分,但他保留了阿紫眼睛瞎的這一情節,但在這情節上變化出非常奇妙的東西,由眼睛瞎寫到遊坦之把自己的眼睛獻出來,換給她,那麼妙,到後來眼睛一再用,到了最後時,她居然又把眼睛挖出來還給遊坦之,抱著蕭峰的屍體墮下懸崖,完了遊坦之也墜了下去。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金庸小說講座實錄(6)
道家說:“道之所在,每況愈下”,在那些不正常的東西里能看到普遍的正常的東西,所以看金庸的小說你常常感到一種悲憫的情懷,你對好人也不是特崇敬,壞人對你來說也不是特痛恨。有時你想如果命運改變的話,人也可能不是這樣,比如說李莫愁,李莫愁之所以那樣做還不是因為情沒有得到滿足嗎?還是因為情的不圓滿,有時候我們想假如李莫愁的愛情圓滿的話,她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女人,我們看她搶郭襄那一段,她已經流露了善良的一面,這種種描寫,都顯示出把佛家思想融入到作品中的鍛鍊。金庸到北大時,我們曾當面問過他,“你對哪一家思想最感興趣”,他說對佛家思想,他現在每天都在花一段時間讀佛經。那麼金庸寫到最後,儒家道家佛家都寫完了,到《鹿鼎記》時,他突然來了一個極大的轉變,他把前邊那些都推翻了,“世間諸俠皆了了,惟有小寶稱獨尊”。有人開始對《鹿鼎記》的發表不相信,問金庸這是你寫的嗎?這裡面怎麼沒有俠?怎麼越寫韋小寶越厲害呢?這裡面正是包含著金庸對中國文化的深深憂慮和批判,也就是這些俠都是寫的理想,而在現實生活中,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到清代之後,在現實生活中俠的精神已經日漸衰退。中國封建社會為什麼崩潰,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韋小寶那樣的人身居高位,韋小寶我們稱他為不學有術,這樣不學有術的人卻很有招,瞭解人們心理,知道怎樣搜刮錢財,知道怎樣行賄賂,在社會的各個階梯上,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韋小寶,這個社會怎麼能不崩潰不滅亡?而像陳近南那樣的人,下場那樣慘,這是殘酷的現實,也就是到韋小寶這裡,金庸寫到一個無俠的境界。韋小寶所有的招數,就是有幾件寶貝,一把寶刀,一件寶衣,一個化屍粉,後來又學會了逃跑的辦法,“神行百變”,但就這幾件東西,卻在現實生活中如魚得水,這就是對社會的深深批判。《鹿鼎記》當中還有一個非常絕妙的諷刺,就是在小說最後,中國幾個最著名的大知識分子,他們做了一件事,他們來擁戴韋小寶做皇帝,大學者認為只要韋小寶是漢人就比滿人統治得好,就要擁戴他。這裡面也包含著幾大歷史反思,中國的知識分子,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