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唐至誠走進教室,徑直來到靠近窗戶一側的電腦桌後面,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內掏出一個隨身碟,插入電腦的USB介面,將教學資料複製到電腦硬碟上。然後,輕點幾下滑鼠,寫題板上映出一行大字——學習目的與學習方法。
“同學們,請看題板,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題目。”唐至誠對著面前的話筒輕聲說道,聲音從兩個小音箱中傳出,音色質樸,音量適中。“我想請問大家,現在你們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做各種習題,究竟有什麼用?”
3…2 教育的反思
有幾個同學舉起手來,至誠環顧室內,而後說:“王哲同學,請你回答。”
王哲起身道:“老師,我認為,透過現在的學習,可以掌握一些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將來走上社會後能夠適應工作需要,為國家做貢獻。”
“好,請坐下。其他同學,繼續。李楠,你說說。”
“我覺得,我們現在在課堂上學的這些東西太狹隘,多半隻是為了應付考試,將來參加工作後,真正能用的並不多,倒是在課外、在生活中學到的很多東西最實用。”
“嗯,有見解,請坐,還有誰想說?張浩。”
“我贊成李楠的觀點,我也總懷疑,上這幾年學,做那麼多題,將來有什麼用。據我觀察,好多大人工作後都把上學時學過的東西忘得差不多了。特別是好多在校時學習特棒的學生,走上社會後並不十分出色。我倒不是主張讀書無用論,只是覺得咱們的教育應該更貼近現實一些,多安排點實用的內容,別把每個人都當成學者和科學家培養。”
“說得太棒了。”教室裡很多同學齊聲叫好,並自發鼓起掌來。至誠趕緊打手勢,示意大家保持安靜。
隨後,又有幾個同學陸續發言,多數也都是表示對現行教育教學內容不滿的,偶爾也有個別表示理解和支援的,但立刻招致圍攻。
至誠看看時間差不多了,便說:“好,關於學習目的的話題,今天就討論到這裡,下面談談我個人的認識。縱觀我們的教育過程,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時期,主要培養人的看聽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這些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當然,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更為重要。到了中學,主要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的思想方法。等到高中畢業,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修養、生活習慣、處事方法等,也都基本形成了,也就是說,他基本成熟了,能夠走上社會,很快自力了。”
至誠正說著,突然發現有個男生似乎並沒專心聽他講話,而是時時把目光移往某個方向。順著那個方向看去,至誠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只有一名漂亮女生靜靜地坐著,至誠若有所悟。於是下意識地咳嗽了一聲,接著說:“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訓練,就像體育鍛煉一樣,人的智力也要經過反覆的鍛鍊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做各種習題絕非徒勞無益,而是在做一種‘智力體操’,而各種考試和測驗,也只是檢驗我們智力水平達標程度的一種方式而已。當然,在教學內容和課程設定上,我們的教育確實有些脫離實際,因為我們完全可以在獲取實用知識的同時進行智力鍛鍊,提高智力水平。不過,在現狀未予改善之前,還是希望同學們面對現實,不要總是抱著牴觸情緒,荒廢練習,浪費寶貴的時間。”
至誠再次輕敲鍵盤,寫題板上的投影變換出一行文字:“學習目的——鍛鍊思維,提高智力。”
掃視一下全班,至誠笑笑說:“為了讓大家將來能儘快適應社會,作為過來人,我會盡我所能,在完成規定課程的基礎上,給你們補充一些實用的知識,如果有可能,我還會向學校爭取為你們創造一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這樣做,大家還算滿意吧?”